2025傳統臘味的美味:承載歲月精華的冬日滋味

傳統臘味的美味:承載歲月精華的冬日滋味

「秋風起,食臘味」,這句俗諺道出了傳統臘味在華人飲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臘味,泛指將肉類以鹽、糖或醬料醃漬後,經過日曬或風乾而製成的肉食,是古人為了延長食物保存期所發展出的智慧,成就了今天豐富多樣、風味獨特的冬日佳餚。

🌟 廣式臘味的代表與特色
在眾多臘味中,廣東臘味尤其聞名,它隨著上世紀廣東移民進入香港等地,成為香港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。廣式臘味的代表性產品包括:

臘腸: 以豬肉為主要材料,加入玫瑰露酒、醬油、鹽、糖等調味後灌入腸衣,再經晾曬風乾。優質臘腸講究肥瘦比例(行內以「二八腸」,即二分肥八分瘦為最高標準),肥肉的油潤與瘦肉的嚼勁完美結合,酒香濃郁,甘甜可口。

膶腸: 以鵝肝或豬肝代替部分瘦肉製成,口感更為細嫩幼滑,帶有濃厚的肝臟油香和酒香,風味獨特。

臘肉: 通常選用優質的五花肉(肥瘦層次均勻),經醃製後晾乾。廣式臘肉的特色是調味偏甜,帶有酒香,由於是直接晾乾而非煙燻,因此沒有煙燻氣味,保留了肉質的醇厚。

臘鴨:將鴨經醃製和風乾而成,增添了鹹香和韌性,是餐桌上的佐飯佳品。

廣式臘味最大的魅力在於其鹹甜適中、酒香撲鼻的複合風味。經過長時間的醃製和風乾,肉質變得緊實、味道高度濃縮,油脂被鎖住,帶來獨一無二的「臘」味。

🍲 滋味無窮的烹調方式
臘味的美味,在烹調時被徹底釋放。它不僅可以單獨蒸煮享用,更是許多經典冬日菜式的靈魂點綴:

煲仔飯: 最經典的食法,在熱騰騰的白飯上鋪上臘腸、膶腸等,米飯在蒸煮過程中充分吸收了臘味的油脂和酒香,每一粒飯都變得油潤甘香,掀開鍋蓋時的香氣尤其誘人。

臘味糯米飯/炒臘味: 臘味與糯米或蔬菜一同炒製,濃郁的鹹香能為清淡的主食或配菜增添層次,成為「送飯神器」。

蒸煮: 臘肉、臘鴨與芋頭、陳皮等一同蒸煮,油脂緩緩滲入配菜,使整體風味更為豐富醇厚。

傳統臘味,不僅是寒冷季節裏的一道暖胃美食,更承載著家庭的團圓記憶與節日情懷。每年秋冬,當家家戶戶陽台掛起油光發亮的臘腸時,那股特有的鹹香,便預示著冬日的來臨和家的溫暖。臘味製作技藝更被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,足見其對香港地道飲食文化的代表性。

本店在今個秋冬準備了多款臘味可供大家選購,歡迎在網站或親臨選購!

時令食材 – 港榮海味雜貨